SONIC ECOLOGY
音樂會
誰欲還聽若罔聞
27 & 28.11.2020
香港文化中心 劇場
聽聽與我們同處一宿的奇珍和生靈——將啟迪大家一起捍衛牠們、保護牠們。普立茲獎得主、自幼在阿拉斯加郊外成長且致力於環保運動的作曲家約翰・路德・亞當斯,為我們寫下大自然之樂調。柏林愛樂樂團卡拉揚學院的指揮和作曲家格力哥・邁賀法為全球昆蟲數量銳減問題引起關注,特意創作了《昆蟲協奏曲》,將古典樂器的聲音與昆蟲的「歌曲」相結合,提示人與自然之間平衡實在到達非常嚴峻的處境。
節目內容
約翰・路德・亞當斯:《闃無一人,更無風》(2017)亞洲首演
格力哥・邁賀法:昆蟲協奏曲(室樂版本 2019)亞洲首演
香港創樂團
指揮 - 冼宏基
曲目題要
約翰・路德・亞當斯:《闃無一人,更無風》(2017)
聽聽與我們同處一宿的奇珍和生靈——將啟迪大家一起捍衛牠們、保護牠們。普立茲獎得主、自幼在阿拉斯加郊外成長且致力於環保運動的作曲家約翰・路德・亞當斯,為我們寫下大自然之樂調。柏林愛樂樂團卡拉揚學院的指揮和作曲家格力哥・邁賀法為全球昆蟲數量銳減問題引起關注,特意創作了《昆蟲協奏曲》,將古典樂器的聲音與昆蟲的「歌曲」相結合,提示人與自然之間平衡實在到達非常嚴峻的處境。
節目內容
約翰・路德・亞當斯:《闃無一人,更無風》(2017)亞洲首演
格力哥・邁賀法:昆蟲協奏曲(室樂版本 2019)亞洲首演
香港創樂團
指揮 - 冼宏基
曲目題要
約翰・路德・亞當斯:《闃無一人,更無風》(2017)
在阿拉斯加度過大半生後,我現在以索諾蘭沙漠為家。
「闃無一人,更無風」是我對空間、寂靜以及沙漠的靜止與光明的體驗。
此作有如我最近的所有音樂,以時間分層和物理空間為核心元素,樂器間距寬裕,並有六個同時進行的節奏。
作品名稱是由墨西哥偉大詩人帕茲詩詞變化而成。帕茲在《原生石》中寫道:
No hay nadie no siquiera tú mismo (意思是「闃無一人,更無你」。)
我更進一步,不僅將自己從作品中消除,甚至把最後一人——風——也消去。
(樂曲介紹由作曲家提供)
指揮 - 冼宏基
長笛 1 - 李一葦
長笛 2 - 梁俊彥*
小提琴 - 金恩娥
中提琴 - 鄧詠旋**
大提琴 - 黃梓韜*
低音提琴 - 許裕成
鋼琴 - 嚴翠珠
敲擊 1 - 劉語
敲擊 2 - 余林橞*
格力哥・邁賀法:昆蟲協奏曲(室樂版本 2019)
格力哥・邁賀法的作品《昆蟲協奏曲》儘管感覺詼諧,內容卻深刻地描畫人類活動對昆蟲的危害。邁賀法領會到祖國德國的昆蟲的生存正受到嚴重威脅,於是研究了多種昆蟲的叫聲,將其轉錄成節奏母題和旋律片段並創出混合的「音樂語言」,將嘈吵的蟲鳴世界與傳統樂器結合成為協奏曲的基礎。他希望作品能引起聽眾的興趣,鼓勵他們與正在迅速消失的自然世界重建關係。
(文:李一葦,根據作曲家提供的資料整理 | 中譯:秦海迪)
指揮 - 冼宏基
短笛 - 李一葦
雙簧管 - 鄭詠輿*
單簧管 - 馮逸山**
巴松管 - 梁德穎
圓號 - 歐陽肇聰*
小號 - 王仲楊**
長號 - 彭禮傑*
大號 - 莊易熹*
豎琴 - 譚懷理*
敲擊 - 劉語
敲擊 - 余林橞*
小提琴 Ia - 金恩娥
小提琴 Ib - 張文蕊*
小提琴 IIa - 嚴天成
小提琴 IIb - 魏寧*
中提琴 Ia - 凌藝廉
中提琴 Ib - 鄧詠旋**
大提琴 1 - 黃梓韜*
大提琴 2 - 潘澤然*
低音提琴 - 許裕成
> 樂師簡歷
*客席樂師 **香港創樂團-藝術見習人才
「藝術人才培育計劃」由香港藝術發展局資助
11月27日音樂會後「演後藝人談」環節,將由香港創樂團節目經理李一葦於網上與創作者格力哥・邁賀法即時對話,探討首次將樂團與昆蟲的「歌曲」相結合的《昆蟲協奏曲》背後的創作理念。
聽聽與我們同處一宿的奇珍和生靈——將啟迪大家一起捍衛牠們、保護牠們。普立茲獎得主、自幼在阿拉斯加郊外成長且致力於環保運動的作曲家約翰・路德・亞當斯,為我們寫下大自然之樂調。柏林愛樂樂團卡拉揚學院的指揮和作曲家格力哥・邁賀法為全球昆蟲數量銳減問題引起關注,特意創作了《昆蟲協奏曲》,將古典樂器的聲音與昆蟲的「歌曲」相結合,提示人與自然之間平衡實在到達非常嚴峻的處境。
節目內容
約翰・路德・亞當斯:《闃無一人,更無風》(2017)亞洲首演
格力哥・邁賀法:昆蟲協奏曲(室樂版本 2019)亞洲首演
香港創樂團
指揮 - 冼宏基
曲目題要
約翰・路德・亞當斯:《闃無一人,更無風》(2017)
在阿拉斯加度過大半生後,我現在以索諾蘭沙漠為家。
「闃無一人,更無風」是我對空間、寂靜以及沙漠的靜止與光明的體驗。
此作有如我最近的所有音樂,以時間分層和物理空間為核心元素,樂器間距寬裕,並有六個同時進行的節奏。
作品名稱是由墨西哥偉大詩人帕茲詩詞變化而成。帕茲在《原生石》中寫道:
No hay nadie no siquiera tú mismo (意思是「闃無一人,更無你」。)
我更進一步,不僅將自己從作品中消除,甚至把最後一人——風——也消去。
(樂曲介紹由作曲家提供)
指揮 - 冼宏基
長笛 1 - 李一葦
長笛 2 - 梁俊彥*
小提琴 - 金恩娥
中提琴 - 鄧詠旋**
大提琴 - 黃梓韜*
低音提琴 - 許裕成
鋼琴 - 嚴翠珠
敲擊 1 - 劉語
敲擊 2 - 余林橞*
格力哥・邁賀法:昆蟲協奏曲(室樂版本 2019)
格力哥・邁賀法的作品《昆蟲協奏曲》儘管感覺詼諧,內容卻深刻地描畫人類活動對昆蟲的危害。邁賀法領會到祖國德國的昆蟲的生存正受到嚴重威脅,於是研究了多種昆蟲的叫聲,將其轉錄成節奏母題和旋律片段並創出混合的「音樂語言」,將嘈吵的蟲鳴世界與傳統樂器結合成為協奏曲的基礎。他希望作品能引起聽眾的興趣,鼓勵他們與正在迅速消失的自然世界重建關係。
(文:李一葦,根據作曲家提供的資料整理 | 中譯:秦海迪)
指揮 - 冼宏基
短笛 - 李一葦
雙簧管 - 鄭詠輿*
單簧管 - 馮逸山**
巴松管 - 梁德穎
圓號 - 歐陽肇聰*
小號 - 王仲楊**
長號 - 彭禮傑*
大號 - 莊易熹*
豎琴 - 譚懷理*
敲擊 - 劉語
敲擊 - 余林橞*
小提琴 Ia - 金恩娥
小提琴 Ib - 張文蕊*
小提琴 IIa - 嚴天成
小提琴 IIb - 魏寧*
中提琴 Ia - 凌藝廉
中提琴 Ib - 鄧詠旋**
大提琴 1 - 黃梓韜*
大提琴 2 - 潘澤然*
低音提琴 - 許裕成
> 樂師簡歷
*客席樂師 **香港創樂團-藝術見習人才
「藝術人才培育計劃」由香港藝術發展局資助
11月27日音樂會後「演後藝人談」環節,將由香港創樂團節目經理李一葦於網上與創作者格力哥・邁賀法即時對話,探討首次將樂團與昆蟲的「歌曲」相結合的《昆蟲協奏曲》背後的創作理念。

場地合作夥伴:


本節目內容不反映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的觀點。
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為商隊提供資助 - Sonic Ecology 僅,但不以其他方式參與其中。 材料/活動(或受贈人團隊成員)中表達的任何意見、發現、結論或建議均屬於Caravanserais - Sonic Ecology的組織者 只反映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的意見,並不代表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的意見。